刘裕这位 "气吞万里如虎" 的猛人中博证券,本是东晋末年的超级权臣,北伐打得胡人闻风丧胆,却在56岁时干了件影响深远的狠事——杀废帝。
这一刀下去,砍碎的不只是司马家的江山,更是中古时代的政治底线,从此南朝开启了 "篡位必屠前朝" 的魔鬼循环。
公元 418 年,刘裕觉得自己 57 岁身体扛不住了,而东晋安帝才 37 岁。当时社会流传 "昌明之后有二帝" 的谶语,刘裕嫌安帝活得太久,直接派人勒死他,又拉来安帝弟弟司马德文当傀儡。
这哥们特配合,刚上位就封刘裕为宋王,俩人演了半年 "你推我让" 的戏码。420 年,58 岁的刘裕终于登基称帝,建立刘宋。
展开剩余81%按以往规矩,前朝废帝能留条活路,可刘裕偏不。他怕 15 岁的太子镇不住场子,派小舅子用被子闷死了废帝司马德文。
这一杀,可捅了马蜂窝 —— 之前曹丕篡汉、司马炎篡位都没杀废帝,刘裕开创了 "斩草除根" 的新操作。
从此南朝改朝换代必屠皇族:萧道成篡宋时按户口本杀刘氏,陈霸先篡梁时连自己人都杀中博证券,全是跟刘裕学的坏毛病。
更魔幻的是,刘裕杀废帝时可能没想到,报应来得比快递还快。422 年他刚死,17 岁的太子刘义符就开始作妖:老爹丧礼上召集乐工开演唱会,扮成小贩在宫里吆喝,北边北魏打过来,他还在宫里玩“角色扮演”。
辅政大臣徐羡之、傅亮一看这熊孩子不行,联合檀道济把他废了。怕留后患,干脆把刘裕的二儿子刘义真也一起杀了 —— 刘裕尸骨未寒,俩儿子就被自己任命的辅政大臣砍了头,这波操作简直是 "现世报" 的经典案例。
废了刘义符,辅政大臣们选了刘裕三儿子刘义隆当皇帝,就是宋文帝。谁知道这位 18 岁的新皇帝表面文静,心里全是狠活。
他从荆州带来的亲信天天在耳边念叨:"陛下,徐羡之他们杀了您哥啊!" 文帝越想越气,决定报仇。
426 年,文帝玩了手绝的:假装要打北魏,调兵遣将。谢晦在荆州听说后还傻呵呵地说:"皇帝信任我,肯定是打北魏。" 结果文帝突然下诏抓徐羡之、傅亮。
徐羡之躲进废窑自缢中博证券,傅亮跑路被抓。最绝的是文帝派檀道济去打谢晦 —— 这俩人当年可是一起废皇帝的 "战友"。
檀道济转头就给文帝递投名状:"谢晦就是个参谋,没打过仗,我去肯定灭了他!"
谢晦带着两万兵顺江东下,还以为檀道济会当盟友,结果一开战,檀道济带着政府军把他打得落花流水。谢晦想逃去北魏,却因为弟弟太胖多次停下等他,最后全家被俘砍头。
这场权力游戏里,檀道济像个没立场的墙头草,谁强就跟谁,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。
檀道济虽然帮文帝灭了谢晦,但他反复横跳的操作让文帝心里发毛。436 年,文帝病重,觉得自己死后没人镇得住檀道济,干脆召他回京杀了。
檀道济临死前扯下头巾砸地上:"你们这是自毁长城!" 北边北魏听说后高兴坏了:"檀道济死了,南朝没人了!"
但檀道济真冤吗?刘裕当年让他辅佐太子刘义符,俩人相处十几年,比亲父子时间都长。结果檀道济说废就废,说杀就杀,早就把 "忠诚" 二字扔了。
文帝杀他,本质上是南北朝的信任破产 —— 从刘裕杀废帝开始,权力场上就没了底线,人人都怕被背后捅刀,只能先下手为强。
从刘裕杀废帝到文帝杀檀道济,不过 16 年,刘宋就上演了三场血腥政变。南北朝的 150 年,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:篡位必杀人,杀人必内耗,内耗必亡国。
刘裕以为杀了废帝能保江山,结果子孙被辅政大臣杀;辅政大臣以为杀了皇子能掌权,结果被皇帝反杀;皇帝以为杀了功臣能安心,结果北魏趁机南下。
当权力场上只剩下刀光剑影,再强盛的王朝也会在自相残杀中耗尽元气。
这哪是改朝换代中博证券,分明是一场持续 150 年的集体自杀大剧。
发布于:山东省期货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